12月20日一早,郭子兴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将前一日的大秦线动静态检测数据与轨检车波形图进行对比分析。4天后是大秦线本月的第三个“天窗”日,作为大秦线“天窗”计划的制订者,他要把最新的线路状况与“天窗”维修计划紧密结合起来,确保病害及时整治、大秦重载通道安全畅通。
郭子兴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高级工程师。11月以来,为最大限度释放大秦重载通道能力,该局集团公司利用线路完成集中修、设备状态良好的契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大秦线维修“天窗”由每周2个调整为每旬1个,为打赢“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创造条件。
大秦线日运量目标130万吨,一个“天窗”180分钟,以平均13分钟开行一列2万吨重载列车计算,每节省一个“天窗”相当于能多运近28万吨煤炭。然而,每月减少5个“天窗”,意味着380余个作业项目也会随之减少,安全压力成倍增加。
为保障设备安全,该局集团公司把动静态检测数据视为技防的重心。“每一个‘天窗’都十分宝贵,各种技术手段的检测频率增加,要汇总分析的数据也大幅增加。工作量再大,也要把安全牢牢守住。”郭子兴说。为核实每一处施工工作量,每天他都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综合分析。
工作中,郭子兴极为专注,时而抬头观察图表,时而在工作本上计算数值,记录异常处所的病害、里程、峰值。与数据对话、和时间赛跑,这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维修“天窗”计划主管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基础,而且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天窗”计划涉及多系统、多部门、多层级,从制订到实施需要多方协调。这次的“天窗”调整方案,郭子兴从10月初开始起草,前后修改了十几稿,电话更是不知打了多少个。
每个单位的设备情况不一样,作业量、人员机具组织也大不一样。郭子兴利用集中修施工下现场的时机深入了解设备状态,拟订初步施工方案,并逐个单位征求意见。他说:“方案实施后,每次的‘天窗’计划同样需要大量沟通协调,安全、效率都要兼顾。”
中午,郭子兴又投入到了日分析、月报表、年度预算的繁忙工作中。从水害抢险到集中修施工,从“天窗”方案拟订到数据分析、审核把关,他和同事们日夜兼程,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据悉,“天窗”方案调整以来,大秦线日运量常态化保持在13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