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吉线上与沙斗

发布时间:2019/9/25 10:27:48

  本井线路车间位于乌海工务段管辖的乌吉线上。自1966年乌吉线通车以来,这个车间职工就一直守护在沙漠旁,保障着运盐大动脉的畅通。

  “与沙漠斗争,斗的是意志,斗的是精神。”9月18日,守护乌吉线30多年的车间主任杨德荣如是说。他经历过点煤油灯照明的时代,体会过20多天吃不上蔬菜的艰苦。多年前的乌吉线沿线,与职工相伴的是低矮的房屋、昏暗的煤油灯盏、光秃秃的沙漠,生活补给用品都靠混编列车运送。当时,如果遇上风沙埋道、补给车进不来,职工连喝水、吃饭都得定量。即便如此,一代代铁路职工并没有被吓倒。

  如今的车间焕然一新,标准化的二层公寓以及职工网吧、小书屋等一应俱全。这激发了职工热情,促使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书写新时代的“乌吉精神”。

  “选择沙漠,就要一往无前。”这是青工任辉留在本井线路车间文化墙上的话。2011年大学毕业后,任辉被分配到本井线路车间本井工区。窗外一排排黑色尼龙防沙网格、沙障紧紧扎到沙丘深处,一眼望不到头,这是乌吉线给他的最初印象。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打沙障、挂围栏、清积沙、撒草籽,学会了很多在学校根本接触不到的技能。“乌吉线上最难熬的还是冬天,风一吹,衣服穿少了会瞬间被冻透。”任辉说,“冬天穿啥衣服,现在我已经有经验了。”转眼8年过去了,任辉已由一名线路工成长为车间副主任。

  一年一场风,由春刮到冬——从乌吉线治沙走过来的车间老职工永远不会忘记这样的场景。现在的乌吉线沿线绿植越来越多,风沙逐渐“退避三舍”,风沙埋道的情况越来越少。车间的“乌吉精神”继续激励年轻干部职工前行。

  为了消磨寂寞时光,车间干部职工建起了蔬菜大棚,工余时间就去大棚里翻地种苗、采摘蔬菜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绿色无公害的新鲜蔬菜水果。为了尽快掌握岗位知识,这里的青工下班后大都会钻进职工书屋看书学习,或者去活动室健身,去职工网吧了解国内外大事。“既然选择了这里,就要学会坚守,像沙漠玫瑰一样在乌吉线上绽放精彩。”今年刚分配到车间的大学毕业生小王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