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驶来幸福“小慢车”

发布时间:2019/12/12 9:54:37

  12月8日,大雪节气的第二天。零下35摄氏度的低温下,乌伊岭站站台上竖立着的不锈钢站标泛起了冰霜。

  “各车厢乘务员注意,开始出场作业,天冷要加强乘降组织!”5时30分,随着牡丹江客运段成都车队乌伊岭四组正班列车长高福林的指令从对讲机内传出,乌伊岭开往佳木斯的6274/6271次列车开始迎接旅客上车。

  车门开启后,车厢内的热气瞬间弥漫至站台。站台上,旅客排着长队开始上车。“请注意脚下安全……”在3号车厢门口,副班列车长夏静一边组织,一边认真提醒旅客注意安全。

  “呜、呜、呜……”5时40分,风笛声划破晨色如墨的天空,列车缓缓驶出乌伊岭站。开车不久,车厢里的旅客便脱掉了厚重的棉外套。“列车长,我们都出汗了,能不能把锅炉的火灭了,凉快凉快?”一位老大爷打趣道,其他旅客也不禁大笑起来。

  “我们值乘的是燃煤列车,车体老旧,冬天四处漏风,为了让车厢暖和,车队想尽办法对车体进行了保暖改造。”高福林说。入冬前,他们先用玻璃胶对车窗缝隙进行了密封。室外气温接近零下10摄氏度时,他们又对车体进行了二次保暖,在车窗内贴上了一层塑料水晶板。“水晶板很厚实,车窗贴上它以后就像家里的双层玻璃,即便是零下30多摄氏度,也不会结霜。”他说。

  “上车后咱们几个坐一起写作业。”“好啊。”6时03分,列车到达汤旺河站,人流中十几位中学生旅客交流着上了车。“这些孩子来自周边林场,他们有的在伊春市第一中学读书,有的在更远些的伊春市南岔区第二中学读书。今天是周日,孩子们要乘这趟车回学校上晚自习,沿途还会有更多的孩子上车。”高福林介绍说。

  8时04分,列车到达红山站。“姑娘,今天你当班呀?”“是呀!”说话间,一位60多岁的大娘被副班列车长夏静扶上了车。夏静说,沿途小站居民不多,出行基本上都是乘坐这趟“小慢车”,一来二去,大家都熟悉了。

  刚上车的大娘刘敏芝打开了话匣子。“我是1975年从伊春市下乡到上甘岭镇新风林场的知青,那年我17岁,从伊春去上甘岭乘坐的就是这趟火车。”刘敏芝说。如今40多年过去了,她从林场回伊春看望年迈的父母还是乘坐这趟“小慢车”。

  “刘哥,又去西林卖山货呀?”“是呀,就剩这一包榛蘑了,卖完这些山货的钱就够我买年货了!”9时53分,列车到达苔青站,几位手提山货的旅客在乘务员的帮助下上了车。

  9时56分,列车启动。“到西林1元,4个人,4元。”列车值班员李辉开始为上车的旅客补票。李辉说,这趟列车从乌伊岭站始发,终至佳木斯站,运行410公里,沿途有24个车站、9个乘降点,全程票价25.5元,最低票价1元。“有时候乘降点上来的孩子补半价票,只用5角钱。”李辉笑着说。

  4号车厢里,几位吃着零食的孩子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位孩子的妈妈说,每个周日她都要带孩子去伊春市口才培训学校培训,早上乘坐这趟车去,晚上再乘坐这趟车返回。如果坐汽车每个人单程要16元,坐火车单程4元,往返8元。“现在哪还有这么便宜的车呀!”她笑呵呵地说。

  临近中午饭点,锅炉工张春雷开始给列车中部的大暖水包蓄开水。“现在列车编组5节车厢,每节车厢配备一个燃煤锅炉,车厢供暖、旅客饮用的开水全部由这些锅炉供应。进入冬季,车厢供暖需求大,一趟乘务要多烧五六袋煤。”张春雷说。为了防止锅炉熄火,他要随时检查锅炉的燃烧情况。

  锅炉间位于车厢连接处,紧挨着车门,寒风不时从门缝里钻入,犹如冰窖。给暖水包加完水,再把所有锅炉检查一遍,张春雷额头上的汗水已经顺着落满煤灰的脸颊一道道流下来。“我的工作就是让车厢里暖和,保证旅客能够喝上开水。”张春雷一边拿起肩头的毛巾擦去脸上汗水,一边笑着说。

  列车走走停停,旅客上上下下。车厢外,寒风凛冽刺骨;车厢内,旅客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看手机,有的在吃泡面,有的在看书……暖意融融。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6274/6271、6272/6273次公益性“慢火车”风雪无阻地行驶在林区铁路线上。孩子们说,这是一列求学的“校车”;老人说,这是一列探亲访友的“亲情车”;上班的年轻人说,这是他们离不开的“通勤车”;卖山货的小贩说,这是一列奔小康的“致富车”。